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关注 || 黎在敏,赵斌:中美报纸的中国武术形象表达异同研究——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体育学研究 体育学研究 2022-04-24

中美报纸的中国武术形象表达异同研究——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01

文章来源

作  者:黎在敏,赵斌

单  位: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原文刊发:《体育学研究》2020年第6期

02

文章概要

中国武术形象问题一直是国家、社会及个人关注的焦点,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中国武术形象的代表性研究主要从两条路径出发进行,一方面,是将中国武术置身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层面,如王岗将中国武术与中国形象结合,强调中国武术应担负构建“国家形象”的文化使命;郭玉成从构建国家形象高度出发阐释中国武术传播策略;杨建营从国家需要、国家形象塑造的视角对武术国际化推广的新方向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则从中国武术自身形象出发,对中国武术形象进行概念阐释、对中国武术的审美形象进行重塑性研究、对中国武术负面形象进行解析、从身体、场域出发对中国武术技击形象的窘境进行评述、从“打”与“不打”的二元认知形象层面进行研究等。上述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出发对如何构建中国武术形象进行解读,然而,从媒体角度对武术形象呈现进行研究,则较为薄弱。不同历史阶段的武术有着不同的形象,因此,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形象呈现,需要立足于新时代特征进行思考。当前,我们处于一个媒介化的社会之中,“媒介化社会”影响和控制着社会以及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可见,大众认知、事物形象呈现等大多是由媒介扩展和塑造的,中国武术在国内外的形象呈现也是如此。因此,本文以中美两国武术报道内容为切入点,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两家报纸中关于中国武术的报道所呈现出的异同点,推动中国武术形象研究,为中国武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参考。

......

《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对中国武术历史文化、中国武术整体认知、中国武术现代发展的呈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基于《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对中国武术形象呈现的差异性与《纽约时报》对中国武术报道的倾向性,中国武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形象构建亦可以此为依据:(1)有重点、有方向、有策略的武术聚焦传播。《纽约时报》武术报道内容对于武术文化的针对性报道以及对太极拳的专注性研究表明,中国武术对外推广需要将散乱的传播内容进行聚焦,找到武术国际传播中的着力点,形成有重点、有方向且有策略的武术国际传播模式。(2)找寻中国武术与海外受众“意义共享”空间。从《纽约时报》对太极拳健身效益的关注中,可以看到,相较于其他武术项目,太极拳在国外受众中经历了从了解到学习,从学习到练习,从练习到研究,从研究到认可的过程。从太极拳的海外传播来看,作为“异文化”的太极拳,在其海外传播中,找到了一条太极拳的海外传播相衔接的“意义共享”路径,即太极拳的健身价值。(3)加强武术科学研究及其报道。《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对中国武术的报道的3个范畴中,“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在《纽约时报》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现代话语体系中,对中国武术进行科学研究并进行报道,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以及形象呈现都极为重要。

    黎在敏,赵斌《中美报纸的中国武术形象表达异同研究——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一文已在中国知网(CNKI)首发,欢迎大家下载关注。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黎在敏,赵  斌:《中美报纸的中国武术形象表达异同研究——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注: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推荐阅读:

■ 学术关注 || 布特,刘雪薇: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市场治理的经验及对中超联赛的启示

■ 学术关注 || 梅傲,钱力: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转会法律困境及其纾解之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